资源简介
《DLT 799.3-2010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生产性噪声监测》是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行业标准,该标准于2010年正式实施。它属于《DLT 799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的一部分,旨在规范电力行业中生产性噪声的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电力行业的各类生产场所,包括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等,针对这些场所中产生的各种噪声源进行科学、系统的监测和评估。通过制定统一的监测程序和技术指标,有助于提高电力行业对噪声污染的管理水平,为从业人员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在标准中,首先明确了生产性噪声的定义,即在生产过程中由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产生的噪声。同时,还规定了噪声监测的基本原则,如全面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可重复性等,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其次,标准详细描述了噪声监测的具体内容,包括噪声源的识别、噪声强度的测量、噪声频谱分析以及噪声对人体影响的评估等。此外,还提出了噪声监测点的选择原则,例如应根据噪声源的分布情况、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以及可能受到噪声影响的区域来设置监测点。
在监测方法方面,标准推荐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声级计进行测量,并规定了测量仪器的技术参数、校准要求以及操作规范。同时,对测量环境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避免外界干扰、保证测量时间的合理性等,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标准还对噪声监测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如何计算等效声级、最大声级、噪声暴露时间等关键参数,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噪声水平,标准建议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改进设备、加装隔音设施、调整工作时间等,以降低噪声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此外,《DLT 799.3-2010》还强调了噪声监测工作的持续性和动态管理,要求企业定期开展噪声监测,并建立相应的监测档案和报告制度。这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噪声问题,也为后续的噪声控制和职业健康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总体而言,《DLT 799.3-2010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生产性噪声监测》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技术标准,对于提升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电力企业提供了科学的噪声监测依据,也为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