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741-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管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0年实施以来,已成为我国电力企业进行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重要依据。
本规程适用于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其内容涵盖了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检修、维护以及故障处理等多个方面,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为电力企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
在设计与施工阶段,规程强调了对线路路径的选择、杆塔结构、导线选型、绝缘配置等方面的严格要求,以确保线路具备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同时,规程还规定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
在运行管理方面,规程明确了线路运行的基本要求,包括定期巡检、状态监测、气象灾害预防等。通过科学的巡检制度和先进的监测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线路隐患,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此外,规程还提出了针对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的运行策略,如防雷、防风、防冰等,以提高线路的运行可靠性。
检修与维护是保证线路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规程详细规定了各种检修项目的周期、方法和标准,包括登杆检查、绝缘子清扫、金具紧固、接地装置检测等。同时,规程还强调了检修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可控。
对于线路故障的处理,规程制定了详细的应急响应机制和故障排查流程。通过快速定位故障点、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停电时间,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此外,规程还鼓励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升线路运行的智能化水平。
《DLT 741-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不仅为电力企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运行管理框架,也为行业的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升级和技术创新,该规程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运行需求和技术进步。
总之,《DLT 741-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业标准,其实施对提高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管理水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