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726-2000 电力用电压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主要用于规范电力系统中电压互感器的订货技术要求。该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于2000年发布,旨在确保电压互感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电压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测量和保护设备,用于将高电压转换为低电压,以便于测量仪表、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的使用。DLT 726-2000标准对电压互感器的设计、制造、试验、验收以及技术参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其性能符合电力系统的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35kV及以下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包括单相和三相结构。标准中明确了电压互感器的基本技术参数,如额定一次电压、额定二次电压、额定容量、准确等级等,这些参数是设计和选用电压互感器的重要依据。
在结构方面,DLT 726-2000对电压互感器的外壳、绝缘材料、绕组结构、接线方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标准规定了电压互感器应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以防止因绝缘不良导致的短路或放电事故。同时,还对产品的密封性、防潮性、抗震性等进行了规定,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运行需求。
试验项目是DLT 726-2000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中列出了电压互感器必须进行的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项目,包括工频耐压试验、局部放电试验、误差测试、温升试验等。这些试验旨在验证电压互感器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DLT 726-2000还对电压互感器的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提出了明确要求。标准规定了产品铭牌上应标注的信息,如型号、额定参数、制造厂名、出厂编号等,以便于用户识别和管理。同时,对产品的包装方式、运输条件和储存环境也进行了规范,以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
DLT 726-2000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电压互感器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电力设备制造商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也为电力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维提供了依据。通过遵循该标准,可以有效降低电压互感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风险,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DLT 726-2000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和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对电压互感器的精度、响应速度和通信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相关标准也在逐步引入新的技术指标,以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的需求。
总体而言,《DLT 726-2000 电力用电压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是电力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准之一。它为电压互感器的选型、制造、检验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电力设备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