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687-2010 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主要用于规范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的性能、功能和技术要求。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适用于发电、输电、变电和配电等电力系统中,旨在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防止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
本标准规定了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及验收规则等内容。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操作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确保操作人员在执行任务时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避免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
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通常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以及通信模块等多个部分。其中,硬件设备主要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显示屏等;软件系统则负责逻辑判断、操作记录和报警提示等功能;通信模块用于与电力设备和其他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这些组成部分协同工作,共同实现对电气操作的全面控制。
在技术要求方面,《DLT 687-2010》明确了系统应具备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准确性。系统必须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确保在关键操作时不会出现故障。同时,系统应具备快速响应能力,能够及时检测并阻止可能发生的误操作行为。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数据加密、权限管理、操作日志记录等,以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篡改。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系统的整体安全性,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测试方法是该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系统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环境适应性测试等多个方面。通过严格的测试流程,可以验证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验收规则则为用户提供了明确的评估依据,帮助用户判断所选用的系统是否满足相关技术条件。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也促进了电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在电力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DLT 687-2010》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为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总之,《DLT 687-2010 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的标准。它不仅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为推动电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