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666-2012 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风力发电场的运行管理,确保风力发电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适用于各类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建设、运行及维护全过程。
本规程主要涵盖风力发电场运行的基本要求、运行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故障处理、安全措施、环境监测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有助于提高风力发电场的运行效率,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在运行管理方面,《DLT 666-2012》强调了风力发电场运行人员的职责和技能要求,包括对风电机组、变电站、输电线路等关键设备的监控和操作。同时,规定了运行日志、交接班制度、运行分析报告等管理制度,以确保运行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
设备运行与维护是本规程的重点内容之一。标准详细说明了风电机组的日常巡检、定期维护、故障排查和检修流程,明确了不同设备的维护周期和检查项目。此外,还针对风力发电场的电气设备、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在故障处理方面,规程要求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类故障的判断标准、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对于突发性故障,如风电机组停机、电气设备异常等,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安全措施是风力发电场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规程中明确规定了风力发电场的安全管理要求,包括作业现场的安全防护、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等。同时,强调了对运行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环境监测也是本规程的重要内容。风力发电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噪声、电磁辐射、生态影响等进行定期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这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风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管理方面,《DLT 666-2012》要求风力发电场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对运行数据、设备状态、维护记录等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运行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总体而言,《DLT 666-2012 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是一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技术标准,为风力发电场的规范化运行提供了依据。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不断发展,该标准将在提升风电场运行水平、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