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623-1997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主要针对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和管理。该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于1997年发布,旨在规范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评估方法,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规程适用于电力系统中各类继电保护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评价工作,涵盖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方面。通过该规程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可靠性,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动作,防止事故扩大。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在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接地等故障时,及时切除故障部分,保护电力设备和线路免受损坏。而安全自动装置则用于在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自动采取措施,维持系统稳定运行。因此,对这些装置的运行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至关重要。
《DLT 623-1997》规定了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评价指标的设定、评价周期的安排、评价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等。同时,还明确了不同类型的装置应采用的评价方法,如动作正确率、拒动率、误动率等关键指标的计算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该规程要求各电力企业建立完善的继电保护运行评价体系,定期对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此外,规程还强调了对保护装置运行记录的管理和归档,为后续的评价和改进提供依据。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种类和功能也在不断丰富。《DLT 623-1997》作为早期的重要标准,在推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规范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近年来已有新的标准出台,但该规程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体而言,《DLT 623-1997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情况的科学评价,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电力系统事故的发生,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