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606.5-1996火力发电厂水平衡导则》是由中国电力行业制定的一项技术标准,旨在规范火力发电厂的水平衡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该标准于1996年发布,适用于各类燃煤、燃气等类型的火力发电厂,为电厂在设计、运行和管理过程中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水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电厂内部各用水系统中水的输入、输出与消耗之间的平衡关系。对于火力发电厂而言,水平衡管理是确保生产稳定、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由于火电厂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冷却水、锅炉补给水以及各种辅助系统的用水,因此合理地进行水平衡分析,有助于优化用水结构,降低水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LT 606.5-1996火力发电厂水平衡导则》主要涵盖了火力发电厂水平衡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监测手段、管理要求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的内容。标准中明确了水平衡计算的公式和参数,包括补充水量、循环水量、排水量、损耗量等关键指标,并提供了相应的计算示例,便于实际应用。
在火力发电厂的设计阶段,水平衡导则强调了对用水系统的合理规划,要求根据电厂的规模、燃料类型、冷却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水资源的获取、使用和排放情况。同时,导则还建议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如闭式循环冷却系统、高效脱盐处理装置等,以减少新鲜水的消耗和废水排放。
在运行管理方面,《DLT 606.5-1996火力发电厂水平衡导则》提出了定期监测和分析水平衡数据的要求,通过建立完善的水平衡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用水异常问题。此外,导则还鼓励电厂开展水平衡优化工作,例如通过回收利用冷凝水、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加强设备密封性等措施,进一步降低水耗。
《DLT 606.5-1996火力发电厂水平衡导则》不仅为火力发电厂提供了技术指导,也为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火力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通过严格执行该导则,可以有效提升电厂的用水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此外,该导则还强调了水平衡管理的持续改进原则,要求电厂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水平衡方案,以适应生产变化和技术进步。同时,导则建议将水平衡管理纳入电厂的整体管理体系,与其他节能、环保措施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资源管理机制。
总体来看,《DLT 606.5-1996火力发电厂水平衡导则》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技术标准,其内容全面、操作性强,能够为火力发电厂的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指导。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该导则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火电厂向绿色、低碳、高效方向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