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863-2023 水电工程地下建筑物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23年10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旨在为水电工程中地下建筑物的安全监测提供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指南,确保地下结构在施工、运行及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水电工程中的地下建筑物,包括但不限于地下厂房、引水隧洞、调压井、泄洪洞、地下变电站等。这些地下建筑物通常位于复杂地质环境中,承受较大的地应力和水压力,因此对其安全性的监测尤为重要。规范的制定充分考虑了我国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实践经验,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技术体系。
《DLT 5863-2023》涵盖了地下建筑物安全监测的全过程,包括监测项目的选择、监测点布置、监测仪器的选用与安装、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分析与评价、预警机制设置以及监测资料的整理与归档等内容。规范强调了对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的重点监测,如围岩变形、渗流、支护结构受力、裂缝发展等,以实现对潜在风险的早期识别和有效控制。
在监测项目方面,规范提出了多种监测方法,包括位移监测、应力应变监测、渗流监测、振动监测、温度监测等,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地下建筑物和地质条件,给出了相应的监测指标和监测频率建议。同时,规范还鼓励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手段,如光纤传感、遥测技术、自动化监测系统等,以提高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此外,《DLT 5863-2023》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提出了具体要求。规范指出,监测数据应定期进行整理和分析,结合工程设计参数和实际工况,评估结构的安全状态,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对于异常数据或预警信息,应及时进行复核和研判,必要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规范还特别强调了安全监测工作的组织管理与责任分工。要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运行管理单位各司其职,共同做好监测工作的规划、实施和监督。同时,规范鼓励建立完善的监测管理制度和信息化平台,实现监测数据的共享与动态管理,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DLT 5863-2023》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水电工程地下建筑物安全监测工作迈入了一个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新阶段。它不仅为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监测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依据。随着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安全监测技术也将不断进步,为保障工程安全、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运行效率发挥更大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