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842-2021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工艺导则》是由中国电力行业标准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旨在为110kV至750kV架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的施工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该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110kV至750k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工程,对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导则从设计要求、材料选择、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方面对铁塔基础施工进行了详细规定。首先,在设计阶段,应根据地质条件、荷载情况以及环境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确保基础能够承受长期运行中的各种外力作用。同时,设计时还应考虑施工的可行性,避免因设计不合理导致施工难度增加或成本上升。
在材料选择方面,导则明确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钢筋、砂石等原材料,并对材料的性能指标、进场检验及储存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型号与规格均需满足相关技术规范,以确保基础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施工过程中,导则对不同类型的铁塔基础(如刚性基础、扩展基础、桩基础等)制定了相应的施工工艺流程。对于刚性基础,强调了开挖、支护、浇筑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要点;对于桩基础,则特别关注成孔、清孔、钢筋笼安装及混凝土灌注的质量控制。此外,导则还提出了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如预应力锚杆、微型桩等,以适应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需求。
质量控制是本导则的重点内容之一。导则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自检、互检和专检制度,并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监控。同时,导则还规定了施工过程中的检测项目和频率,如混凝土强度试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等,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安全措施也是导则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输电线路施工中常见的高处作业、土方开挖、起重吊装等危险性较大的操作,导则提出了具体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例如,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设置必要的支护结构,防止塌方事故;在高空作业时必须配备安全带、安全网等防护设备,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此外,导则还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合理处理施工产生的废弃物,避免污染水源和土壤。同时,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恢复场地原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总体而言,《DLT 5842-2021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工艺导则》是一部全面、系统、实用的技术规范,为我国输电线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通过严格执行该导则,可以有效提升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