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84-2007 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主要用于指导3~110kV电压等级电网中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与运行管理。该规程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07年起实施,旨在规范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整定原则和运行维护要求,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本规程适用于3~110kV交流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包括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动机保护以及自动装置等。其内容涵盖了继电保护的基本原则、整定计算方法、动作特性分析、配合关系、整定值的调整与校核等方面,为电力系统运行人员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
在整定计算方面,《DLT 584-2007》强调了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四方面的基本要求。其中,选择性是指在发生故障时,只切除故障部分,避免扩大停电范围;速动性要求保护装置尽快动作,减少故障对设备的损害;灵敏性指保护装置能可靠地反应各种故障类型;可靠性则要求保护装置在各种运行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规程还规定了不同保护类型的整定原则。例如,对于线路保护,应根据线路的长度、阻抗特性及负荷情况合理设置过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和差动保护的整定值。对于变压器保护,则需考虑其容量、接线方式及短路电流水平,合理设置差动保护、过流保护和瓦斯保护的整定参数。
此外,《DLT 584-2007》还特别强调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协调配合问题。不同保护之间必须具备良好的配合关系,以保证在故障发生时能够正确动作,避免误动或拒动。同时,规程还提出了对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和试验的要求,确保其性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该规程为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严格执行《DLT 584-2007》,可以有效提高电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降低因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而导致的事故风险。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也在不断更新。《DLT 584-2007》作为现行有效的行业标准,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智能电网和数字化技术的推广,该规程可能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技术和运行需求。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