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796-2019 水电工程边坡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9年12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适用于水电工程中的各类边坡结构,包括坝区边坡、库区边坡、引水渠道边坡以及施工期和运行期的边坡工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水电工程边坡的安全管理,确保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的安全稳定。
本规范涵盖了边坡安全监测的技术要求、监测内容、监测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监测系统设计及维护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边坡变形、应力、地下水位、地震活动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边坡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在监测内容方面,《DLT 5796-2019》规定了边坡安全监测的主要项目,包括位移监测、裂缝监测、应力量测、地下水监测、降雨量监测、温度监测等。其中,位移监测是最重要的监测项目之一,通常采用水准测量、GPS测量、全站仪测量等方法进行。裂缝监测则通过裂缝计、测缝仪等设备对边坡表面或内部裂缝的变化进行记录。
在监测方法上,规范强调了多种监测手段的综合应用,包括传统人工监测和现代自动化监测系统。对于大型或重要的边坡工程,建议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同时,规范还提出了监测点布设的原则,要求根据边坡的地质条件、工程特点和风险等级合理布置监测点,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是边坡安全监测的重要环节。规范要求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存储和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判断边坡的稳定性趋势,并预测可能发生的滑动或塌方风险。此外,规范还提出应结合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估。
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维护也是规范的重要内容。规范要求监测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可扩展性,以适应不同工程环境的需求。同时,系统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对于监测设备的选型、安装和调试,规范也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DLT 5796-2019》的发布实施,为水电工程边坡安全监测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有助于提高边坡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因边坡失稳引发的事故风险。该规范不仅适用于新建水电工程,也适用于已建工程的加固改造和长期运行监测。
总体而言,《DLT 5796-2019 水电工程边坡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对保障水电工程安全、推动边坡监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该规范也将不断完善,以适应未来更复杂和更严格的工程需求。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