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787-2019 水工混凝土温度控制施工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9年12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电工程中的水工混凝土结构施工,旨在通过科学的温度控制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浇筑、硬化及后期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
本规范对水工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提出了系统性的要求,涵盖了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到养护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的监测与调控,可以有效防止因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等质量问题,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在材料选择方面,《DLT 5787-2019》强调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和环境因素,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掺合料及外加剂,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释放速度,减小温差应力。同时,规范还对骨料的级配、含泥量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在配合比设计上,规范提出应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优化混凝土的组成比例,合理控制胶凝材料用量,减少水化热的产生。此外,针对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的施工,规范还制定了相应的调整措施,以适应不同的施工环境。
施工过程中,《DLT 5787-2019》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温度监控制度,采用先进的测温设备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降温或保温措施。例如,在高温环境下施工时,可采用冷却水管、喷雾降温等手段,而在低温条件下,则需采取覆盖保温材料、加热养护等方法,以保证混凝土的正常硬化。
规范还特别强调了混凝土的养护管理。良好的养护不仅可以促进混凝土强度的发展,还能有效控制其内部温度变化,防止因温度骤变而导致的裂缝。因此,规范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特点制定详细的养护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此外,《DLT 5787-2019》还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提出了具体要求。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也应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总的来说,《DLT 5787-2019 水工混凝土温度控制施工规范》为我国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和操作指南。通过严格执行该规范,可以有效提升水工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性,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