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785-2019 水电水利工程化学灌浆材料试验规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水电水利工程中化学灌浆材料的试验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该规程适用于各类水电工程中的化学灌浆施工,包括大坝、水闸、隧洞等建筑物的防渗处理及结构加固工程。
本规程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9年12月1日起实施,替代了之前的《DL/T 5785-2013 水电水利工程化学灌浆材料试验规程》。新版本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当前工程技术的发展需求,并提高化学灌浆材料的性能测试和应用水平。
《DLT 5785-2019》主要规定了化学灌浆材料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项目、试验方法、结果评定以及试验报告等内容。其中,试验项目包括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流动性能、凝结时间、强度性能、耐久性等多个方面,确保灌浆材料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应用需求。
在物理性能方面,规程要求对灌浆材料的密度、粘度、稳定性等进行测定。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灌浆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填充效果。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灌浆材料,如水泥基灌浆材料、环氧树脂灌浆材料、丙烯酸酯类灌浆材料等,均有相应的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
化学性能试验主要涉及灌浆材料的成分分析、反应活性、抗腐蚀能力等。通过这些试验,可以评估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例如在高碱性、高温或潮湿环境下是否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流动性能是衡量灌浆材料能否有效渗透到裂缝或孔隙中的重要指标。规程中规定了灌浆材料的流动度试验方法,通过测量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扩展直径,判断其流动性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凝结时间的测定对于保证灌浆施工的连续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灌浆材料有不同的凝结时间要求,规程中明确了初始凝结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测定方法,并提出了合理的范围要求。
强度性能试验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粘结强度等指标的测定。这些指标反映了灌浆材料在固化后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到灌浆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耐久性试验则涵盖了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因素,如冻融循环、干湿交替、化学侵蚀等。通过这些试验,可以评估灌浆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此外,《DLT 5785-2019》还对试验设备、试验环境、试样制备、数据记录与分析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规程强调了试验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
该规程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水电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规范化学灌浆材料的选用和施工,也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推动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DLT 5785-2019 水电水利工程化学灌浆材料试验规程》是一部重要的行业标准,全面覆盖了化学灌浆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和试验方法,为水电工程的安全施工和长期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