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780-2018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建设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旨在规范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建设,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和高效。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或改造的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及验收全过程。其内容涵盖了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总体要求、功能配置、设备选型、系统架构、通信协议、数据采集与处理、人机交互界面、安全防护等方面。
在总体要求方面,标准强调了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应具备高度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能够实现对变电站内各种设备的实时监测、控制和管理。同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以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的变化。
功能配置方面,标准明确了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报警、远程控制、数据分析与报表生成等。此外,还规定了系统应具备的高级应用功能,如在线分析、智能告警、历史数据查询等,以提升运维效率和管理水平。
设备选型部分,标准对监控系统中使用的各类设备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传感器、测控装置、通信设备、服务器、工作站等。这些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具有良好的性能、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系统架构方面,标准建议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将监控系统划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各层级之间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进行通信,确保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通信协议是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推荐使用IEC 61850标准作为主要通信协议,以实现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同时,也允许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合适的通信方式,但必须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与实时性。
数据采集与处理是监控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标准要求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变电站内的各种运行数据,并对其进行分类存储、分析和展示。同时,应具备数据异常检测、趋势预测等功能,为运维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应遵循简洁、直观、易用的原则,使运维人员能够快速掌握系统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操作。界面应支持多级权限管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安全防护是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标准要求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机制,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以防止外部攻击和内部误操作带来的风险。
总之,《DLT 5780-2018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建设规范》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推动电力系统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