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737-2016 火力发电厂圆形贮煤仓施工技术规范》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主要用于指导火力发电厂中圆形贮煤仓的施工过程。该规范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6年实施以来,为相关工程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技术依据,确保了贮煤仓在结构安全、施工质量及运行效率方面的可靠性。
圆形贮煤仓是火力发电厂中重要的储煤设施,其作用在于储存燃煤,保障电厂稳定运行。由于煤炭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较大的体积,贮煤仓的设计与施工必须满足高强度、高耐久性和良好的密封性等要求。DLT 5737-2016正是针对这一需求而制定的技术规范,涵盖了从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到验收等多个方面。
在设计方面,规范明确了贮煤仓的结构形式、荷载计算、抗震设计等内容,确保其能够承受长期的煤堆压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规范还强调了贮煤仓的通风、排水以及防渗漏措施,以防止因积水或腐蚀导致结构损坏。
材料选择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DLT 5737-2016对混凝土、钢筋、模板及防水材料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所用材料符合强度、耐久性和环保性能的标准。例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规格及布置方式均需按照规范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施工工艺方面,规范详细规定了贮煤仓的基础处理、支模、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拆模等步骤。特别强调了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和振捣密实度,以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此外,规范还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如设置警示标志、加强现场监督等,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在验收阶段,DLT 5737-2016规定了贮煤仓的检查项目和检测方法,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结构强度及功能性测试等。只有通过验收的贮煤仓才能投入使用,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
DLT 5737-2016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火力发电厂圆形贮煤仓的施工质量,也为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统一技术标准,促进了施工技术的进步,降低了工程风险,提升了整体工程效益。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贮煤仓作为重要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厂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DLT 5737-2016的出台,为相关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推动火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DLT 5737-2016 火力发电厂圆形贮煤仓施工技术规范》是一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技术文件,它在规范施工流程、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安全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火力发电厂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