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700-2014 城市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规范》是由中国电力行业标准制定的,旨在规范城市居住区供配电设施的设计、建设与运行管理。该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居住区供配电工程,为相关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了技术依据和操作指南。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我国城市居住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结合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确保了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规范内容涵盖了供配电系统的基本要求、负荷计算、供电方式、设备选择、线路设计、电气装置配置、节能措施以及安全防护等多个方面。
在供配电系统的基本要求中,规范强调了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要求供配电系统应具备足够的容量和合理的布局,以满足居民日常用电需求,并保证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供电。同时,规范还对供配电设施的选址、布局和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负荷计算是供配电设计的重要环节,规范明确了不同类型的居住区应采用不同的负荷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负荷密度指标。这有助于设计人员合理确定供配电设施的容量,避免资源浪费或供电不足的情况发生。
在供电方式方面,规范推荐采用分区供电、分层供电和集中供电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供电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规范还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的适用范围,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设备选择是供配电设施建设的关键环节,规范对变压器、开关柜、电缆等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要求和选型原则进行了详细说明。要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高质量设备,确保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线路设计是供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对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的敷设方式、路径选择、绝缘水平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规范还强调了线路的保护措施,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接地保护,以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电气装置配置方面,规范对配电室、变电站、计量装置等设施的设置位置、结构形式、通风散热、防火防潮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供配电设施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节能措施是当前供配电系统设计的重要方向,规范鼓励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如高效变压器、低损耗电缆、智能电表等,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同时,规范还提倡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进一步提升供配电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安全防护是供配电设施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规范对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提出了严格要求。同时,规范还规定了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雷接地、漏电保护、安全警示标识等,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总之,《DLT 5700-2014 城市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规范》是一部全面、系统、实用的技术标准,对于提升我国城市居住区供配电设施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执行该规范,可以有效保障居民的正常用电需求,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