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64-1995音频负荷控制接收机》是一项由中国电力行业制定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音频负荷控制接收机的设计、制造和应用。该标准发布于1995年,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用于负荷控制的音频信号接收设备。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负荷控制技术在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音频负荷控制接收机作为其中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负荷控制系统的运行效果。
音频负荷控制接收机是一种通过接收特定频率的音频信号来实现对用电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装置。它通常安装在用户端,能够根据主站发出的指令,自动开启或关闭相应的用电设备,从而达到调节负荷的目的。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以及居民用户的电力管理中,特别是在需要实施分时电价、错峰用电等措施的场景下。
DLT 564-1995标准对音频负荷控制接收机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工作频率、接收灵敏度、信噪比、误码率、响应时间等。这些参数的设定不仅确保了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稳定运行,还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此外,标准还对设备的结构设计、电气安全、防护等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障设备在各种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音频负荷控制接收机需要与主站控制系统进行配合,形成完整的负荷控制网络。主站通过发送特定的音频信号,由接收机解码后执行相应的控制命令。这种控制方式具有成本低、部署灵活、维护简便等优点,特别适合在大规模分布式负荷控制场景中使用。同时,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一些新型的负荷控制接收机已经集成了无线通信模块,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如GPRS、4G、LoRa等,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DLT 564-1995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我国电力行业的负荷控制技术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和依据,促进了相关设备的标准化生产和广泛应用。同时,也为后续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奠定了基础。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音频负荷控制接收机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其性能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总体来看,《DLT 564-1995音频负荷控制接收机》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在推动我国电力系统负荷管理技术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不仅规范了设备的技术性能,还为电力企业提供了可靠的设备选择依据,有助于提升整体电网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