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618-2021 配电网数字化勘测设计和移交数据交换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21年12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旨在规范配电网在数字化勘测、设计及数据移交过程中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提升配电网建设的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供电安全和运行效率。传统的配电网勘测设计方式存在信息孤岛、数据重复录入等问题,导致设计效率低下、数据不一致,影响后续运维工作。因此,制定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成为推动配电网数字化发展的关键。
本标准适用于配电网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验收及运维等全过程,涵盖数据模型、数据格式、数据接口、数据交换流程等内容。标准中明确了配电网工程各阶段所需的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及数据交换方法,确保不同系统之间能够高效、准确地进行数据交互。
在数据模型方面,标准采用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模方法,将配电网设备、线路、负荷等要素进行数字化表达,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同时,标准还引入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配电网工程提供更加精细化的设计支持。
在数据格式方面,标准规定了数据文件的命名规则、存储格式以及编码方式,确保不同单位、不同软件平台之间能够兼容使用。例如,采用XML或JSON等通用数据格式,便于数据的解析和处理。
在数据接口方面,标准定义了与GIS系统、PMS(生产管理系统)、营销系统等主要业务系统的对接方式,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通过标准化接口,可以有效避免因系统差异造成的数据丢失或错误,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在数据交换流程方面,标准对勘测、设计、施工、验收等各环节的数据流转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了数据提交的时间节点、责任主体和质量要求。通过规范化流程,确保数据在各个环节中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提出在数据交换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加密、验证和访问控制措施,防止敏感数据泄露或被非法篡改。同时,鼓励各单位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开展数据核查和更新,确保数据的长期可用性。
《DLT 5618-2021 配电网数字化勘测设计和移交数据交换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配电网建设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配电网工程的设计质量和建设效率,也为后续的运维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标准还将不断完善和优化,为我国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