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615-2021 发电工程数字化移交内容规定》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发电工程在建设完成后向运营方进行数字化信息移交的内容和流程。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21年实施以来,对提升发电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发电工程,包括火电、水电、风电、光伏等类型的发电项目。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统一的数字化移交内容要求,确保工程项目在建设阶段产生的数据能够完整、准确地传递给运营单位,为后续的运维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DLT 5615-2021规定了发电工程数字化移交的基本原则、内容范围、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标准强调了数字化移交应涵盖工程设计、施工、调试、验收等各个阶段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备信息、系统参数、图纸资料、运行维护手册等。同时,还明确了不同阶段的数据格式、交付方式以及责任分工。
在内容方面,DLT 5615-2021将数字化移交分为基础信息、设备信息、系统信息、文档资料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具体的数据项和要求,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与可追溯性。例如,在设备信息部分,要求详细记录设备的型号、规格、制造商、安装位置等关键信息;在系统信息部分,则需要提供系统的结构图、接口说明、操作流程等内容。
此外,该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在移交过程中,必须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因信息缺失或错误导致后期运维困难。同时,要求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体系,确保不同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
DLT 5615-2021的实施对于提高发电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实现工程信息的全面数字化,还为未来的智能运维、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也为电力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和节能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实际应用中,DLT 5615-2021的执行需要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运营单位等。各方应根据标准要求,明确各自职责,制定详细的移交计划,并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各项任务。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数字化移交工作的培训与指导,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移交已成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DLT 5615-2021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为发电工程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了规范化的依据,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DLT 5615-2021 发电工程数字化移交内容规定》是一项具有广泛适用性和指导性的标准,其发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电力行业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该标准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为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