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577-2020 冻土地区架空输电线路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20年12月1日起实施。该规程适用于冻土地区的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勘察工作,旨在规范和指导在冻土区域进行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时的岩土工程勘测技术,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冻土地区是指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内存在多年冻土或季节性冻土的区域,这类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对输电线路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冻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性与非冻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测时需要采用专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本规程共分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勘探与取样、测试与分析、冻土特性评价、冻土区线路选址、基础设计与施工、特殊问题处理、资料整理与提交等章节。各章节内容涵盖了冻土地区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勘测的全过程,包括前期调查、现场勘探、数据采集、实验分析、成果整理等环节。
在总则部分,明确了规程的适用范围、编制依据以及基本原则,强调了冻土地区工程勘测的重要性,并提出应结合当地气候、地质、水文等因素综合考虑。术语部分对冻土相关的专业词汇进行了定义,便于统一理解和应用。
基本规定中,对勘测工作的组织、人员配备、设备选用、安全措施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要求,确保勘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勘探与取样部分详细说明了不同类型的冻土区域应采用的勘探方法,如钻探、坑探、物探等,并对取样方式、样品保存及运输提出了明确要求。
测试与分析章节介绍了冻土的主要物理和力学性能指标,如含水量、密度、冻结温度、抗压强度等,并对相关测试方法进行了规范。冻土特性评价部分则结合实际工程需求,对冻土的稳定性、融沉性、冻胀性等进行了系统分析。
冻土区线路选址是输电线路设计的关键环节,规程中强调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冻土分布、地下水位等因素,合理选择线路路径,以减少冻土对线路结构的影响。基础设计与施工部分针对冻土地区的特殊性,提出了不同的基础形式和施工工艺,如桩基、扩大基础等,并对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对于冻土地区可能出现的特殊问题,如冻胀、融沉、滑坡等,规程也给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和技术措施,以提高工程的适应能力和安全性。资料整理与提交部分明确了勘测成果的格式、内容和提交方式,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总之,《DLT 5577-2020 冻土地区架空输电线路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是一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行业标准,为我国在冻土地区开展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对提升电力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