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50-2014 地区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是由中国电力行业标准制定的,适用于地区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该规范旨在提高地区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本规范涵盖了地区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技术要求、系统结构、数据通信、人机界面、安全防护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详细规定,为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开发、设计和实施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
在功能方面,地区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控、自动控制、故障处理、负荷预测、经济运行等基本功能。同时,系统还应支持多种数据采集方式,包括SCADA系统、PMU装置、智能电表等,以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全面掌握。
技术要求方面,规范强调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高可用性,保证在各种运行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同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电网规模和技术发展的需求。
系统结构上,《DLT 550-2014》要求地区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管理层。各层次之间应具有良好的接口和协调机制,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数据通信是调度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中明确了数据通信的标准和协议,要求系统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如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等,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通信需求。
人机界面的设计应符合人因工程学原理,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调度操作。界面应具备良好的可视化效果,能够直观展示电网运行状态,并提供必要的报警和提示功能。
安全防护是调度控制系统的重要保障。规范要求系统具备完善的安全机制,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入侵检测和日志审计等功能,以防止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
此外,《DLT 550-2014》还对系统的测试和验收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系统在投入使用前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评估。测试内容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和兼容性测试等,以全面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该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推动地区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电网调度控制的技术水平,也为电网的安全运行和高效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地区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将不断演进和完善。《DLT 550-2014》作为重要的技术规范,将继续发挥指导作用,为我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总之,《DLT 550-2014 地区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其内容全面、要求明确,为地区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