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383-2007 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是由中国电力行业发布的国家标准,全称为《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该标准于2007年正式实施,旨在为风力发电场的设计提供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指导原则。该规范适用于陆上风电场的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全过程,是风力发电项目在技术层面的重要依据。
本规范涵盖了风力发电场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风能资源评估、风力发电机组选型、电气系统设计、接入系统方案、土建工程设计、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安全运行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规定,确保风力发电场在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环境上的可持续性。
在风能资源评估方面,《DLT 5383-2007》要求对拟建风力发电场的风速、风向、湍流强度等气象参数进行长期观测和分析,以确定风能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可利用性。同时,还应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对风能资源的影响,确保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合理,提高发电效率。
风力发电机组的选型是风力发电场设计的关键环节。《DLT 5383-2007》规定了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参数、功率曲线、额定电压、控制系统等基本要求,并强调根据风能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机型和容量,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运行稳定性。
在电气系统设计方面,规范要求风力发电场的电气接线方式、升压站配置、继电保护、自动化控制等均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程。同时,应结合电网接入条件,制定合理的接入方案,确保风力发电场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土建工程设计是风力发电场建设的基础,规范中明确了风机基础、道路、围墙、集电线路等土建工程的设计要求,强调结构安全、施工可行性和环境适应性。此外,还应考虑地质条件、地震烈度等因素,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环境保护措施是风力发电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DLT 5383-2007》要求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噪声污染、生态影响、水土保持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通过合理布局风机位置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影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环境破坏。
安全运行是风力发电场设计的核心目标之一。规范中明确了风力发电场的运行管理、设备维护、应急预案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风力发电场在运行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实时掌握风力发电场的运行状态。
总体而言,《DLT 5383-2007 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为我国风力发电项目的科学规划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有助于推动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风力发电的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