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373-200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电力行业标准,于2007年正式实施。该标准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旨在规范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行为,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规程涵盖了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中涉及的各类作业内容,包括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金属结构安装、起重吊装、爆破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施工机械操作等。针对每项作业内容,规程均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技术操作要求,明确了作业人员应遵守的操作程序、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
在土石方工程方面,规程强调了开挖作业前的地质勘察、边坡支护、排水措施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规范。对于混凝土工程,规程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材料配制,注意模板支撑的稳固性,并确保振捣设备的正确使用,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
在金属结构安装作业中,规程特别强调了构件吊装的安全操作流程,包括吊具的选择、吊点的设置、指挥信号的统一以及高空作业时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对焊接作业也提出了具体的安全要求,如防火防爆措施、通风条件以及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起重吊装作业是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规程对此类作业进行了全面规定。包括起重机的选用、操作人员的资质要求、吊装区域的安全隔离、吊装过程中的指挥与协调等内容。此外,规程还特别指出,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应暂停吊装作业,以避免发生意外。
爆破作业是水电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方式,规程对爆破作业的审批程序、现场安全管理、起爆设备的使用、警戒区域的设立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同时严格遵守爆破作业的规章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高处作业是水电工程施工中风险较高的作业类型之一,规程要求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设置安全网,并确保脚手架、平台等设施的稳定性。同时,规定了高处作业前的检查制度,确保所有防护设施符合安全标准。
临时用电作业也是规程关注的重点之一。规程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配备专业的电工,严格按照电气安全规范进行接线、配电和使用。同时,对电缆的敷设、配电箱的设置以及用电设备的维护提出了具体要求,防止因电气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施工机械操作方面,规程规定了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要求,强调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此外,对机械作业区域的安全警示标志、作业范围的划定等也做出了明确要求。
通过《DLT 5373-200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水平,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工程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