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预览
资源简介
《TCEC 156.4-2018 火力发电企业智能燃煤系统技术规范 第4部分:储煤场设备设施》是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火力发电企业在燃煤储存环节的设备与设施配置,提升燃煤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该标准属于《火力发电企业智能燃煤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的一部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储煤场的设计、建设、运行及维护全过程。
本标准明确了储煤场设备设施的技术要求,包括储煤场的布局、结构设计、输送系统、存储设备、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通过统一技术规范,确保储煤场在运行过程中具备高效、安全、环保的特点,为火力发电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燃煤供应保障。
在储煤场布局方面,标准强调了合理规划的重要性,要求根据电厂规模、燃煤种类和使用需求进行科学设计。同时,应充分考虑地形条件、气候环境以及周边生态影响,确保储煤场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
在结构设计方面,标准对储煤场的地面、挡煤墙、排水系统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地面应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防止因煤炭堆积导致地面塌陷;挡煤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防止煤炭滑落或坍塌;排水系统则需保证雨水及时排出,避免积水影响储煤质量。
输送系统是储煤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对皮带输送机、斗轮机、堆取料机等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设备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能够适应不同工况下的运行需求,并配备必要的监测与报警系统,确保运行安全。
存储设备方面,标准对煤场内的堆取料设备、计量装置、采样设备等提出技术要求。要求设备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操作性,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煤炭的存储与调配需求。同时,应配备先进的监控系统,实现对煤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
在安全防护措施方面,标准强调了防火、防尘、防雷、防洪等安全要求。储煤场应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定期检查并确保其有效性;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减少粉尘污染;防雷系统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同时,应建立完善的防洪机制,防止暴雨引发的灾害。
此外,标准还对储煤场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要求,鼓励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实现对储煤场的智能化管理。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煤炭库存管理,提高燃煤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总之,《TCEC 156.4-2018 火力发电企业智能燃煤系统技术规范 第4部分:储煤场设备设施》为火力发电企业的储煤场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推动燃煤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提升火电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