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243-2010 水电水利工程场内施工道路技术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由国家能源局发布,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中的场内施工道路设计、施工及验收。该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水电工程中施工道路的技术要求,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本规范主要涵盖了水电水利工程场内施工道路的设计原则、道路等级划分、道路结构设计、路面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后的维护与管理等内容。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详细规定,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在设计阶段,规范强调了根据工程规模、交通量、使用年限等因素合理确定道路等级,并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的路线规划。同时,对道路的宽度、坡度、转弯半径等关键参数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保证道路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在道路结构设计方面,规范提出了不同的路面类型和基层结构方案,如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及碎石路面等,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路面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求。此外,还对排水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以防止雨水积聚对道路造成损害。
材料的选择也是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规范要求施工道路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其强度、耐久性和环保性能。同时,对材料的进场检验、储存和运输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以保障材料的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规范强调了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同时,对施工机械的选择、施工工艺的实施以及施工安全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质量控制是规范的重点内容之一。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对于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应进行重点监控,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完成后,规范还对道路的养护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建设单位和运营单位建立完善的养护制度,定期对道路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DLT 5243-2010 水电水利工程场内施工道路技术规范》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不仅为水电工程的施工道路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通过严格执行该规范,可以有效提升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水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