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211-2019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规范条文说明》是针对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实施和运行管理的技术性文件,旨在为水电工程中的大坝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该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本规范的编制是为了适应现代水利工程对大坝安全监测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在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监测手段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可以确保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大坝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规范中,明确了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预警等功能模块。同时,对各部分的技术参数、设备选型、安装方式、系统集成等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长期发挥作用。
规范还强调了监测项目的设置原则,根据大坝类型、地质条件、水文特征等因素,合理选择监测项目,避免重复或遗漏。同时,对监测点布置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为后续数据分析和安全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在数据采集方面,规范规定了各类传感器的选用标准,包括应变计、渗压计、位移计、水位计等,要求其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长寿命等特点。同时,对数据采集频率、采样间隔、存储方式等进行了明确,以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数据传输部分则着重于通信方式的选择和网络结构的设计,推荐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对于远程监控系统,规范还提出了数据加密、权限管理等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在数据分析与处理环节,规范要求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智能分析。同时,对数据异常识别、趋势预测、风险评估等方法进行了说明,帮助技术人员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规范还特别关注了系统的维护与管理,要求建立定期检查、校准和维修制度,确保设备长期正常运行。同时,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制度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此外,《DLT 5211-2019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规范条文说明》还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工程提出了差异化的技术要求,确保规范的适用性和灵活性。通过这一系列的技术规定,不仅提升了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也为今后相关工程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