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87.2-2019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2部分:煤尘防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中的一部分,主要针对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中的煤尘防治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9年6月1日起实施,旨在提高火力发电厂在煤炭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保水平。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燃煤发电厂运煤系统的设计工作,涵盖了煤尘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对煤尘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规程明确了在设计阶段应采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以有效控制煤尘的扩散和排放。
煤尘防治是火力发电厂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因为煤尘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例如,煤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后,遇到火源可能发生爆炸,对设备和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规程中特别强调了防爆措施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护要求。
在运煤系统的设计中,规程要求合理布置输送设备,减少煤尘的产生。同时,建议采用密闭式输送方式,以降低煤尘逸散的风险。此外,规程还推荐使用除尘设备,如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以确保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尘防治效果,规程还提出了一系列辅助措施。例如,在运煤系统的各关键节点设置喷雾降尘装置,可以有效抑制煤尘的飞扬;同时,定期清理和维护设备,防止煤尘堆积,也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
规程还特别关注了人员的安全防护问题。在运煤系统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接触煤尘,因此必须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护服等,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此外,规程还建议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其对煤尘危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除了技术措施外,规程还强调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电厂应建立健全的煤尘防治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DLT 5187.2-2019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2部分:煤尘防治》为设计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运煤系统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能。同时,也为电厂运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其能够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总之,《DLT 5187.2-2019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2部分:煤尘防治》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对于推动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有效降低煤尘带来的风险,保障人员健康和设备安全,为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