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59-2012 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该规程适用于电力工程中的地质勘探工作,为电力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通过规范物探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力工程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本规程主要针对电力工程中常用的物探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磁法勘探、重力勘探等。这些方法在电力工程中被广泛用于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岩土性质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现象。规程对各种物探方法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数据采集与处理、成果解释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确保了物探工作的系统性和准确性。
在地震勘探方面,规程规定了地震波的激发方式、接收装置的布置、数据采集的参数设置等内容。同时,强调了地震勘探在探测地下岩层结构和断层分布中的重要作用。电法勘探则涵盖了直流电法、交流电法以及瞬变电磁法等多种方法,适用于探测地下水、矿产资源以及地下空洞等。规程还对电极的布置、测量精度、数据处理方法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磁法勘探主要用于探测地下磁性矿物或金属体的存在,规程中明确了磁测仪器的选择、测量点的布设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重力勘探则通过测量地表重力值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密度分布情况,规程对其观测精度、数据处理和异常解释作出了详细说明。此外,规程还涉及了多种物探方法的综合应用原则,强调了多方法联合使用的重要性。
在实际应用中,《DLT 5159-2012 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程》不仅规范了物探工作的技术流程,还提高了电力工程的勘察质量。通过对地下地质条件的准确掌握,有助于优化电力工程设计,降低施工风险,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规程也为电力工程的后期运维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支持。
此外,规程还注重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在进行物探工作时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在城市区域或生态敏感区进行物探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体现了现代电力工程在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关注社会责任和生态保护。
总的来说,《DLT 5159-2012 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程》是一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技术文件。它不仅为电力工程的物探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也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电力工程的不断推进,该规程的作用将愈发凸显,为我国电力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