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是由中国电力行业制定并发布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旨在规范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络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和实施方法。该规程适用于各类电力系统中调度通信交换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本规程的制定基于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技术水平,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充分考虑了电力系统调度通信的特殊需求。规程内容涵盖了通信交换网的总体设计、设备配置、接口标准、传输方式、网络结构、可靠性要求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等多个方面,确保调度通信交换网能够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对信息传递的高要求。
在总体设计方面,《DLT 5157-2002》强调了通信交换网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以适应未来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增强。同时,规程还明确了通信交换网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通信效率和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减少通信故障的发生概率。
在设备配置方面,规程规定了调度通信交换设备的选型、安装位置、配置数量等具体要求。这些要求不仅考虑了设备的性能指标,还兼顾了实际应用中的维护便利性和经济性。此外,规程还特别强调了设备的冗余配置和备用机制,以确保在突发情况下通信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接口标准是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调度通信交换网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数据传输协议。通过统一接口标准,可以有效避免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提高整体系统的协同工作效率。
在传输方式方面,《DLT 5157-2002》推荐采用数字传输技术,以提高通信质量并降低信号干扰。同时,规程还对传输介质的选择、传输距离的限制以及信号衰减的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通信链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网络结构设计是规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决定了通信交换网的整体布局和运行效率。规程建议采用分层结构或分布式结构,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同时,规程还鼓励采用智能化的网络管理手段,实现对通信资源的有效监控和优化配置。
可靠性要求是规程关注的重点之一,它涉及到通信交换网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的运行能力。规程要求通信系统应具备足够的容错能力和恢复机制,以应对设备故障、电源中断等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调度工作的影响。
安全防护措施也是规程的重要内容,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方面。规程要求通信交换网应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保障电力系统调度信息的安全传输。
总之,《DLT 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是一项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文件,对于推动我国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的标准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该规程也将持续发挥其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