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56.4-2002 电力工程勘测制图第4部分:水文地质》是由中国电力行业标准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旨在为电力工程中的水文地质勘测与制图工作提供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等电力工程项目的水文地质勘测与设计阶段,是电力工程勘测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
本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表达方式,确保在电力工程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能够准确掌握地下水的分布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质风险。通过对水文地质数据的系统化处理,有助于提高电力工程的设计精度和施工安全性,降低因水文地质问题引发的工程事故风险。
《DLT 5156.4-2002》共分为多个章节,涵盖了水文地质勘测的基本原则、勘测内容、技术要求、制图规范以及成果表达等方面。其中,重点对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动态变化规律、水质特征及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还规定了不同地质条件下水文地质图件的绘制标准,包括水文地质剖面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含水层分布图等。
在电力工程中,水文地质条件直接影响着工程选址、基础设计、施工方案以及后期运行维护。例如,在水电站建设中,必须充分了解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情况,以确保大坝、引水系统和泄洪设施的安全稳定。而在变电站或输电线路的建设中,也需要评估地下水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防止因地基沉降或渗透破坏而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
此外,《DLT 5156.4-2002》还强调了水文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与应用。通过将水文地质数据与其他工程地质信息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工程场地的地质环境,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该标准还鼓励采用先进的勘测技术和手段,如地球物理勘探、钻孔取样、水文监测等,以提高水文地质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该标准不仅为电力工程勘测单位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也为设计和施工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引。通过遵循该标准的要求,可以有效提升电力工程勘测的质量和水平,确保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对水文地质勘测的要求也愈加严格。因此,《DLT 5156.4-2002》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对于保障电力工程的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工程实践的积累,该标准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电力工程发展的新需求。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