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53-2014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厂用电系统设计。该规程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和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于2014年发布实施。
本规程的制定旨在规范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和实施方法,确保厂用电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厂用电是发电厂内部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包括锅炉、汽轮机、水泵、风机、输煤系统等辅助设备的供电,因此其设计至关重要。
《DLT 5153-2014》涵盖了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系统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负荷计算、电源配置、接线方式、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择、保护配置、接地与防雷、节能措施等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规定,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
在负荷计算方面,规程要求根据不同的设备类型和运行工况,合理估算厂用电负荷,并考虑负荷的波动性和可靠性。同时,明确了不同电压等级厂用电系统的适用范围,如6kV、380V等,以满足不同设备的供电需求。
电源配置是厂用电设计的核心部分。规程要求电厂应设置两个或多个独立的电源,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对于大型火电厂,通常采用两台或更多厂用变压器,并通过合理的接线方式实现互为备用。此外,还对柴油发电机、蓄电池组等应急电源的配置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接线方式方面,规程推荐采用分段母线结构,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对母线的选型、容量、绝缘水平等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短路电流计算是厂用电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规程要求根据系统阻抗、设备参数等进行精确计算,以确定保护装置的动作整定值,防止因短路故障造成设备损坏或系统瘫痪。
设备选择方面,规程强调应选用性能稳定、效率高、维护方便的电气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电缆等。同时,对设备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短路耐受能力等参数提出了具体要求。
保护配置是保障厂用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规程要求根据系统结构和设备特性,合理配置过流保护、速断保护、差动保护等保护装置,并明确保护动作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接地与防雷措施也是厂用电设计的重要内容。规程要求电厂应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防止因雷击或接地故障引发安全事故。同时,对避雷器的选型、安装位置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此外,《DLT 5153-2014》还注重节能环保,鼓励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和合理的运行方式,降低厂用电率,提升电厂整体能效。
总体而言,《DLT 5153-2014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是一部全面、系统、实用的技术标准,为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对提高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