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46-2001 35kV~220kV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主要用于规范35kV至220kV架空送电线路的测量工作。该规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35kV至220kV电压等级的架空送电线路工程,在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规程主要规定了送电线路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方法、测量精度以及成果整理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线路路径选择、地形图测绘、杆塔定位、高程测量、交叉跨越测量、导线弧垂计算与观测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通过统一测量标准,确保送电线路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规程强调了测量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系统性。例如,在线路路径选择阶段,需要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和环境保护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详细的地形图测绘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在杆塔定位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设备,如全站仪、GPS等,以保证定位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此外,规程还对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测量技术。同时,规程要求测量过程应遵循严格的作业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在施工阶段,规程对导线弧垂的测量和调整提出了具体要求。导线弧垂是影响送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过紧或过松都可能导致线路故障。因此,测量人员需要按照规程规定的步骤进行弧垂测量,并根据气象条件和导线特性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导线在各种运行状态下均能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
规程还特别强调了交叉跨越测量的重要性。送电线路常需跨越公路、铁路、河流、通信线路等设施,这些交叉点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到线路的安全运行和后期维护。规程要求测量人员必须准确测定交叉点的高程、距离和角度,并在图纸上清晰标注,为后续施工和管理提供依据。
总体来看,《DLT 5146-2001 35kV~220kV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程》是电力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文件。它不仅规范了测量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也为提高送电线路的设计质量和施工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规程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工程需求和技术进步。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