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29-201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是针对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的系统性指导文件。该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3年实施以来,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为土石坝的施工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依据。
本规范适用于以土料、石料或其他混合料为主要建筑材料,通过分层填筑并经压实形成的碾压式土石坝工程。其内容涵盖了从设计、施工准备、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到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土石坝在施工过程中达到设计要求,并满足安全、稳定和耐久性的基本需求。
规范中明确指出,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应遵循“分层填筑、逐层压实”的基本原则。每一层的填筑厚度、含水量、压实机械类型及作业方式等均需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和材料特性进行合理选择。同时,对不同部位的填筑要求也进行了详细规定,如心墙、斜墙、反滤层、过渡层等,确保各部分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和整体稳定性。
在材料选择方面,《DLT 5129-2013》强调了对土石料物理力学性能的要求,包括颗粒级配、渗透系数、压缩性、抗剪强度等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土石坝的承载能力和防渗效果。规范还规定了土石料的开采、运输、堆放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措施,以保证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过程中,规范特别重视施工质量的控制与检测。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检查,并定期进行试验检测,如压实度测试、含水量测定、密度检测等。对于关键部位,如坝体接缝、防渗结构等,更应加强监测,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规范标准。
此外,规范还对施工安全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等。特别是在高边坡、深基坑、大体积填筑等复杂工况下,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DLT 5129-201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不仅为国内土石坝工程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随着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不断发展,该规范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对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DLT 5129-201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是一部内容全面、技术先进、操作性强的专业标准,为我国土石坝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未来,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该规范也将不断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