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10-2013 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中各类混凝土结构的模板设计、制作、安装及拆除等施工过程,为水电工程中的模板施工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标准。
本规范是在总结我国多年来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充分考虑了我国水电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通过对模板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定,旨在提高模板施工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在模板设计方面,《DLT 5110-2013》对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受力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计算。同时,规范还强调了模板的标准化和通用化,鼓励采用先进的模板体系,如组合钢模板、大模板、滑动模板等,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在模板制作方面,规范对模板的材料选择、加工精度、拼装质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模板的木材应选用优质木材,并经过防腐、防潮处理;钢材模板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保证焊接质量。此外,规范还规定了模板的编号、标识和储存管理,确保模板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在模板安装方面,《DLT 5110-2013》对模板的支撑系统、固定方式、接缝处理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规范强调模板安装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交底进行,确保模板的位置、尺寸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规范还对模板的加固措施进行了说明,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变形或位移。
在模板拆除方面,规范明确了不同构件的拆除时间、顺序和方法。要求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确定合理的拆除时间,避免因过早拆除导致结构损坏。同时,规范还对模板拆除后的清理、维修和保管提出了具体要求,以延长模板的使用寿命。
此外,《DLT 5110-2013》还对模板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规范强调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模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控。
总体而言,《DLT 5110-2013 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是一部具有较强实用性和指导性的技术标准,对于规范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行为、提高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规范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推动水电工程行业的技术进步,也为我国水利水电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