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097-2014 火力发电厂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主要用于指导火力发电厂贮灰场的岩土工程勘测工作。该规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火力发电厂贮灰场工程的勘察设计与施工管理。
贮灰场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堆放燃煤后产生的灰渣等固体废弃物。由于其规模大、环境复杂,对地质条件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的岩土工程勘测,以确保贮灰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DLT 5097-2014规程的制定,旨在规范和统一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的技术要求,提高勘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该规程内容涵盖了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的各个环节,包括前期准备、现场勘测、数据采集、资料整理与分析等。规程中明确规定了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和操作流程,强调了对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下水位、土壤性质等关键因素的调查与评估。同时,规程还提出了针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勘测方法和技术要求,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DLT 5097-2014规程不仅指导了勘测工作的开展,也对工程设计、施工和后期维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有效预防因地质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保障贮灰场的长期稳定运行。此外,规程还注重环保要求,强调在勘测过程中应考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规程还特别关注了贮灰场的防渗处理、排水系统设计以及边坡稳定性等问题。这些内容对于防止灰渣污染地下水、避免滑坡等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规程中还规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指标,如土壤承载力、渗透系数、压缩性等,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具体的参数支持。
在执行DLT 5097-2014规程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相关技术手段。例如,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可采用多种勘测方法相互验证,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于岩土工程勘测中,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三维建模等,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勘测效率和精度。
总之,《DLT 5097-2014 火力发电厂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是一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技术标准,它不仅规范了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的技术流程,也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有效保障火力发电厂贮灰场的安全运行,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