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477-2021 农村电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适用于农村电网中低压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和检修等工作。该规程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21年实施以来,对规范农村电网的安全管理、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农村用电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与符号、安全组织措施、安全技术措施、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低压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事故处理与应急措施等部分。通过这些内容,明确了农村电网低压电气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规范,确保各项作业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在总则部分,规程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规定了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责任。同时,还明确了规程的适用范围,即适用于农村电网中额定电压为1kV及以下的低压电气设备及相关设施。
术语与符号部分对规程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了定义,如“低压电气设备”、“停电作业”、“带电作业”等,有助于统一术语使用,避免因理解偏差而引发安全事故。此外,还列出了相关的符号,便于在工作中识别和应用。
安全组织措施是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和工作间断、转移及终结制度。这些措施旨在通过严格的流程管理和责任划分,确保每一项电气作业都有明确的负责人和操作规范,防止因管理疏漏导致事故发生。
安全技术措施方面,规程详细规定了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等基本操作步骤。这些措施是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基本保障,特别是在低压电气设备上进行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执行,以防止触电、短路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部分,规程对设备的日常巡检、定期维护、缺陷处理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通过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供电可靠性。
低压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部分,规程对设备的安装位置、接线方式、保护装置配置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要求配电箱、开关柜等设备应安装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避免受潮或受到机械损伤。同时,对电缆的敷设、接头处理等也做出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安装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事故处理与应急措施是规程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电气事故,如触电、火灾、设备故障等,规程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应急措施。例如,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对伤者进行急救,并迅速报告相关部门。此外,还要求各单位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总体来看,《DLT 477-2021 农村电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是一部全面、系统、实用的技术规范,对于加强农村电网安全管理、提升作业人员技术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村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规程的实施将为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农村电网提供有力支撑。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