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悬挑折叠桁架高空散装与整体吊装协同施工技术》是一篇探讨复杂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学术论文,主要针对大跨度、大悬挑结构在高空安装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该论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系统分析了高空散装与整体吊装两种施工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协同施工的技术路径,为类似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论文首先介绍了大悬挑折叠桁架的结构特点,指出这类结构通常具有跨度大、悬挑长、自重高以及受力复杂等特点,传统的施工方法难以满足其安装要求。特别是在高空作业环境下,如何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成为施工中的关键问题。因此,论文提出将高空散装与整体吊装相结合的协同施工技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高空散装施工是指将构件逐个在高空进行拼装,适用于结构复杂、吊装难度大的情况。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灵活调整构件位置,减少对临时支撑的需求,但缺点是施工周期长,人工成本高,且对现场协调能力要求较高。而整体吊装则是将整个桁架或部分结构在地面组装完成后,通过大型起重设备一次性吊装到位,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控制好等优点,但对起重设备能力和场地条件要求较高。
论文重点研究了如何将这两种施工方法有机结合,形成协同施工模式。通过合理划分施工区域,优化吊装顺序和安装流程,实现高空散装与整体吊装的无缝衔接。例如,在结构的中间部分采用整体吊装,而在两端悬挑部分采用高空散装,既保证了施工效率,又降低了风险。同时,论文还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模拟方案,用于验证协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提高施工组织的科学性。
此外,论文还分析了协同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结构受力分析、吊装点设置、临时支撑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等。针对这些关键环节,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如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结构进行受力模拟,优化吊装点布局,确保吊装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论文强调了施工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特别是土建、钢结构、电气、消防等多专业的交叉作业管理。
在实际应用方面,论文选取了一个典型的大悬挑折叠桁架工程作为案例,详细描述了协同施工的具体实施过程。通过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应用以及施工后的质量检测和验收情况进行分析,验证了协同施工技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协同施工方法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显著降低了施工风险,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总体来看,《大悬挑折叠桁架高空散装与整体吊装协同施工技术》论文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探讨了复杂钢结构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协同施工方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对于从事建筑钢结构施工的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而言,该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