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倾角软煤综放工作面顶煤-支架关系区划特征》是一篇关于煤矿开采技术的重要论文,主要研究了在大倾角软煤条件下,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中顶煤与液压支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该论文针对我国煤矿资源中普遍存在的大倾角、软煤层地质条件,探讨了如何优化支架布置和顶煤管理,以提高煤炭回收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论文首先分析了大倾角软煤的地质特性,指出这类煤层具有较强的塑性变形能力,容易发生顶板塌落和煤壁片帮等现象。由于煤层倾角较大,导致煤体自重方向与支架支护方向存在夹角,使得支架受力状态复杂化,影响了支架的稳定性和支撑效果。此外,软煤层的强度较低,顶煤在开采过程中容易破碎并发生滑移,增加了顶板控制的难度。
在研究方法上,论文采用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立大倾角软煤综放工作面的力学模型,分析了顶煤在不同开采阶段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特征。同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支架的受力情况进行模拟计算,评估了不同支架布置方式对顶煤稳定性的影响。此外,论文还结合实际矿井的开采数据,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论文的核心内容是“顶煤-支架关系区划特征”的提出。该特征将综放工作面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根据顶煤的厚度、硬度以及支架的支护性能进行分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支护策略。例如,在顶煤较厚且软弱的区域,建议采用高强度支架并增加支护密度;而在顶煤较薄或坚硬的区域,则可以适当减少支架数量,提高开采效率。这种区划方法有助于实现精准支护,提高煤炭回收率。
论文还讨论了大倾角软煤综放工作面中顶煤运动规律及其对支架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工作面推进,顶煤会逐渐下沉并发生剪切破坏,形成裂隙带和垮落带。这些变化会影响支架的受力状态,可能导致支架失稳甚至损坏。因此,论文强调了在开采过程中要密切关注顶煤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支架参数。
此外,论文还提出了针对大倾角软煤综放工作面的优化设计建议。包括合理选择支架类型、优化支架布置间距、改进顶煤放煤工艺等。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支架与顶煤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支护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事故风险。
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我国煤矿企业开展大倾角软煤综放工作面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实用的技术参考。通过科学合理的顶煤-支架关系区划,可以有效提升综放工作面的整体技术水平,推动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大倾角软煤综放工作面顶煤-支架关系区划特征》这篇论文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地分析了大倾角软煤条件下顶煤与支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区划方法和技术措施,为煤矿开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