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城市旅游开发背景下的“金门国家公园”模式及借鉴》是一篇探讨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通过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学术论文。该论文以台湾地区的金门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城市旅游开发背景下的发展模式,并尝试提炼出可供其他地区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金门国家公园位于台湾海峡西岸,是台湾唯一的国家公园,也是中国唯一一座以战地文化为主题的国家公园。金门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历史上曾多次成为两岸对峙的前线。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以及台湾当局对金门的战略定位调整,金门逐渐从一个军事重镇转变为一个兼具历史、文化与生态价值的旅游目的地。
论文首先回顾了金门国家公园的设立背景及其发展历程。金门国家公园成立于2009年,是台湾政府为了保护金门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在设立过程中,政府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的利益,注重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平衡。同时,金门国家公园的设立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被视为一种成功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
在城市旅游开发背景下,金门国家公园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周边地区人口密度上升,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游客数量的增加,对公园的管理和资源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论文指出,金门国家公园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及严格管理,成功应对了这些挑战,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
论文进一步分析了金门国家公园的管理模式。金门国家公园采用“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公众监督”的管理机制,强调多方协作与资源共享。政府负责制定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公园的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公众则通过各种渠道对公园的运营进行监督。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公园的管理水平,也增强了当地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金门国家公园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金门国家公园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推出了多种主题旅游项目,如战地文化游、生态观光游、历史遗迹参观等。这些旅游产品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也提升了金门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同时,金门国家公园还注重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形成区域旅游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论文认为,金门国家公园的成功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国家公园的建设应注重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避免过度商业化对环境造成破坏;其次,应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机制,鼓励社区参与和公众监督,提高管理效率;最后,应注重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特色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
总之,《城市旅游开发背景下的“金门国家公园”模式及借鉴》这篇论文通过对金门国家公园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在城市化背景下国家公园发展的可行路径,并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借鉴建议。这对于推动我国其他地区在城市旅游开发中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旅游品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