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创新综合利用模式提高固废利用水平—朔州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专题调研》是一篇聚焦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简称“固废”)综合利用的专题调研论文。该论文以山西省朔州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如何通过创新的综合利用模式,提升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朔州市作为山西省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长期以来面临着工业固废排放量大、处理难度高、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以及“双碳”目标的推进,如何有效解决固废问题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课题。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研究,旨在为朔州市乃至其他类似地区提供可借鉴的固废综合利用路径。
论文首先对朔州市工业固废的种类、产生量及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主要工业领域如煤炭、冶金、建材等行业的数据调查,明确了固废的主要来源及其特性。研究发现,朔州市工业固废主要包括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尾矿等,其中煤矸石和粉煤灰占比较大,且具有较高的资源化潜力。
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探讨了当前朔州市固废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部分企业对固废的处理仍停留在末端治理阶段,缺乏系统性规划;技术应用不够先进,导致资源回收率不高;政策支持不足,市场机制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深入推进。
针对上述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综合利用模式。其中包括推广“源头减量+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的全链条管理模式,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固废处理技术,如高温熔融、生物处理等,提高资源回收效率。同时,论文还建议建立区域性固废综合处理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和集中处理,降低单个企业的处理成本。
此外,论文强调了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固废资源化利用。同时,推动建立市场化交易平台,促进固废资源的高效流通和合理配置。
在案例分析部分,论文选取了朔州市内几个典型的固废综合利用项目进行深入剖析。这些项目涵盖了煤矸石制砖、粉煤灰用于水泥生产、尾矿用于土地复垦等多个领域,展示了不同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朔州市的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论文最后指出,朔州市在固废综合利用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加强技术研发、扩大产业规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未来,应结合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探索更加多元化的固废利用路径,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综上所述,《创新综合利用模式提高固废利用水平—朔州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专题调研》是一篇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它不仅为朔州市固废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也为我国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