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分区进水前置缺氧A2O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中试研究》是一篇关于污水处理技术的论文,主要探讨了在低碳氮比(CN)条件下,采用分区进水前置缺氧A2O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效果。该研究旨在解决传统A2O工艺在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时存在的脱氮除磷效率不高的问题,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论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城市生活污水的特点,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生活污水中的氮、磷含量逐渐增加,而碳源相对不足,导致传统污水处理工艺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特别是在低碳氮比条件下,反硝化过程受限,影响了系统的脱氮能力,同时也会降低生物除磷的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2O工艺——分区进水前置缺氧A2O工艺。该工艺通过将进水分为两部分,分别进入不同的反应区,以优化碳源的利用效率。其中一部分进水直接进入厌氧区,用于促进聚磷菌的释磷作用;另一部分则进入前置缺氧区,作为反硝化碳源,提高脱氮效率。这种设计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对氮、磷的去除率,尤其适用于低CN比的生活污水。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搭建了一个中试规模的处理系统,并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运行测试。通过对进出水水质指标的监测,包括COD、氨氮、总氮、总磷等参数的变化情况,评估了该工艺的实际处理效果。结果显示,在低CN比条件下,该工艺表现出良好的脱氮除磷性能,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相关排放标准。
此外,论文还分析了不同运行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如污泥回流比、混合液回流比、水力停留时间等。研究发现,适当调整这些参数可以进一步优化系统的运行效果。例如,提高污泥回流比有助于维持系统内的微生物浓度,从而增强脱氮除磷能力;而合理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则能确保污染物得到充分降解。
在技术经济性方面,论文也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A2O工艺相比,分区进水前置缺氧A2O工艺在能耗和运行成本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虽然其结构稍显复杂,但通过合理的运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运营费用,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论文最后总结指出,分区进水前置缺氧A2O工艺在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该工艺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还能适应不同的水质条件,具有较强的工程适用性和推广价值。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该工艺在不同规模和不同水质条件下的运行特性,以推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总体来看,《分区进水前置缺氧A2O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中试研究》是一篇具有实际意义和技术深度的论文,为污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