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望谟河流域河网分级阈值对径流推求影响》是一篇研究水文模型中河网分级阈值对径流计算结果影响的学术论文。该论文针对我国西南地区典型流域——望谟河流域,探讨了不同河网分级阈值设置下对径流模拟精度的影响,为区域水文模型的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望谟河流域位于贵州省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与广西丘陵过渡地带,具有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气候条件。该流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径流形成过程受地形、植被、土壤及降雨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水文特征,径流模拟在该地区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因此,研究河网分级阈值对径流推求的影响对于提高流域水文模型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首先介绍了望谟河流域的基本概况,包括流域面积、地形特征、气候条件以及水文观测数据等。通过分析流域内的水文特征,作者指出传统的河网分级方法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小尺度河流网络的识别上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对河网分级阈值进行系统研究,以提升径流模拟的精度。
在研究方法方面,论文采用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基础数据源,利用ArcGIS软件对流域进行河网提取,并通过不同的分级阈值对河网进行划分。研究过程中,作者设置了多个河网分级阈值,如1000m、2000m、3000m等,分别对不同阈值下的河网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结合流域内的降雨-径流关系,构建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径流模拟系统,用于评估不同河网分级阈值对径流推求结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河网分级阈值的选择对径流模拟结果有显著影响。当河网分级阈值较小时,能够更精细地刻画流域内的水系结构,从而提高对小尺度径流过程的模拟精度;而当阈值较大时,虽然简化了河网结构,但可能忽略了部分重要的水文过程,导致模拟结果偏差增大。此外,论文还发现,随着河网分级阈值的增加,流域内径流量的估算结果呈现一定的波动趋势,这说明合理的河网分级阈值选择对于准确模拟径流至关重要。
论文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河网分级阈值对径流时间序列特征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阈值下的径流过程线,发现较小的阈值能够更好地反映降雨事件对径流的响应,尤其是在暴雨或强降雨情况下,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径流的峰值和持续时间。而较大的阈值则可能导致径流过程的平滑化,削弱了对瞬时变化的敏感性。
此外,论文还讨论了河网分级阈值对流域水量平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阈值下,流域内的蒸发、下渗和地表径流等水文过程存在差异,这反映了河网结构对水分循环过程的调控作用。因此,合理设置河网分级阈值不仅有助于提高径流模拟的精度,也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流域水文过程。
综上所述,《望谟河流域河网分级阈值对径流推求影响》一文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实验分析,揭示了河网分级阈值对径流模拟的重要影响,为今后流域水文模型的参数优化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该研究不仅对望谟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具有实际意义,也为类似地形条件下的其他流域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