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低煤阶煤岩力学特性测试分析--以东北地区为例》是一篇关于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论文,主要聚焦于低煤阶煤岩的力学特性。该论文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探讨了东北地区低煤阶煤岩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行为,为煤矿安全开采、地质灾害防治以及煤炭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低煤阶煤岩是指煤化程度较低的煤岩,通常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裂隙发育特征,这使得其力学性质与高煤阶煤岩存在显著差异。由于低煤阶煤岩的结构较为松散,强度较低,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塌方、冒顶等安全事故。因此,研究低煤阶煤岩的力学特性对于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该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之一,在国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由于该地区煤岩多为低煤阶煤,其力学特性研究相对较少,导致在实际开采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该地区的低煤阶煤岩进行系统性的力学特性研究。
在研究方法方面,论文采用了室内试验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东北地区典型矿区的煤样进行取样,利用岩石力学实验设备对煤岩样本进行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基本力学参数的测定。同时,还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煤岩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变形和破坏过程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低煤阶煤岩的力学性能普遍较弱,其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均低于高煤阶煤岩。此外,煤岩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也表现出较大的离散性,说明煤岩内部结构的不均匀性对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这些结果为煤矿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论文还分析了影响低煤阶煤岩力学特性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煤岩的矿物组成、含水量、裂隙发育程度以及围压条件等。其中,裂隙发育程度对煤岩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影响最为显著。当煤岩内部裂隙较多时,其整体强度会明显降低,容易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发生破坏。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低煤阶煤岩在不同开采条件下的力学响应。例如,在回采过程中,由于工作面推进导致煤岩受到复杂的应力状态,煤岩可能产生剪切破坏或弯曲破坏。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支护方式和开采顺序可以有效改善煤岩的稳定性,降低事故发生率。
最后,论文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作者指出,目前对低煤阶煤岩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未来需要加强对煤岩微观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同时结合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提高对煤岩力学行为预测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低煤阶煤岩力学特性测试分析--以东北地区为例》是一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不仅丰富了煤炭地质学和岩石力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为煤矿安全生产和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