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低温促凝早强剂在喇嘛甸油田的应用》是一篇关于石油工程领域的重要论文,主要探讨了在低温环境下如何通过使用促凝早强剂来提高水泥浆的性能,从而保障油气井固井作业的成功率。喇嘛甸油田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是一个大型油田,其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在冬季施工时,由于气温低、地层温度低,传统的水泥浆体系难以满足固井要求,容易出现凝固时间过长、强度不足等问题。因此,研究和应用低温促凝早强剂对于提高固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该论文首先介绍了喇嘛甸油田的地质背景和固井作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喇嘛甸油田属于典型的松辽盆地沉积构造,地层压力高、渗透性差,且在冬季施工时,环境温度常常低于0℃,这使得水泥浆在井筒内的凝固过程受到严重影响。传统水泥浆在低温条件下容易发生水化反应缓慢、稠度增加、流动性差等问题,导致固井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引发井壁坍塌、油层污染等事故。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在低温环境下快速凝固并具备良好早期强度的水泥浆体系。
论文随后详细分析了低温促凝早强剂的作用机理。促凝早强剂是一种化学添加剂,能够加速水泥的水化反应,缩短凝结时间,并增强早期强度。在低温条件下,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会显著降低,而促凝早强剂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通过对不同种类促凝早强剂的实验对比,研究者发现某些复合型添加剂在低温环境中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如促进C3S(硅酸三钙)的快速水化,减少游离水含量,提高水泥浆的致密性和抗压强度。
在实验部分,论文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低温促凝早强剂的效果。实验过程中,研究团队采用了不同的促凝早强剂配方,并测试了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结果显示,在-5℃至10℃的温度范围内,添加适量促凝早强剂的水泥浆不仅能够实现较快的凝结时间,而且其24小时抗压强度可达到传统水泥浆的1.5倍以上。此外,实验还表明,促凝早强剂能够改善水泥浆的流变性能,使其在井筒内更容易泵送和分布,从而提高了固井作业的效率。
论文还结合喇嘛甸油田的实际施工情况,分析了低温促凝早强剂在现场应用中的可行性与优势。在实际施工中,研究团队对多口井进行了试验性应用,结果表明,使用低温促凝早强剂后,固井作业的质量明显提升,水泥环的密封性和强度得到了有效保障。同时,施工周期也有所缩短,降低了因低温导致的施工延误风险。这些成果为喇嘛甸油田的持续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此外,论文还讨论了低温促凝早强剂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义。传统水泥浆体系在低温环境下往往需要增加水泥用量或延长养护时间,这可能导致更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而低温促凝早强剂的使用可以在保证固井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施工成本,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这对于实现绿色油田开发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低温促凝早强剂在喇嘛甸油田的应用》这篇论文为解决低温环境下固井作业的技术难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方案。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低温促凝早强剂,不仅可以提高固井质量,还能提升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油田开发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