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东北地区龙江盆地中侏罗统万宝组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分析》是一篇关于地质学领域的研究论文,主要探讨了东北地区龙江盆地中侏罗世时期万宝组地层的重矿物组成及其物源特征。该研究对于理解区域地质演化、沉积环境变化以及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首先对龙江盆地的地质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龙江盆地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生代构造活动的重要区域之一。该盆地在中侏罗世时期经历了复杂的沉积作用,形成了多套地层,其中万宝组是重要的沉积岩系之一。万宝组主要由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组成,其沉积环境可能涉及河流、湖泊或滨海相等。
在重矿物分析方面,论文详细描述了万宝组地层中重矿物的种类、含量及其分布特征。重矿物是指密度大于2.8g/cm³的矿物,通常包括锆石、金红石、电气石、石榴石、角闪石等。这些矿物在沉积过程中能够反映母岩的成分和搬运距离,因此是物源分析的重要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万宝组中的重矿物组合以锆石、金红石和电气石为主,其次为石榴石和角闪石。其中,锆石是最重要的指示矿物之一,其形态和成分可以提供关于母岩类型和风化程度的信息。金红石和电气石则多与火山岩或变质岩有关,暗示了可能存在火山物质或古老基底的贡献。
通过对比不同层位的重矿物组成,研究者发现万宝组的重矿物特征存在一定的垂直变化。上部层位中,金红石和电气石的含量较高,而下部层位则以锆石为主。这种变化可能反映了沉积环境的演变或物源区的迁移。
在物源分析部分,论文结合重矿物组合特征和地球化学数据,推测了万宝组的物源区。研究认为,万宝组的主要物源来自东北地区的古老基底岩石,如前寒武纪变质岩和花岗岩,同时也受到周边火山岩的影响。此外,由于重矿物的搬运距离较短,说明物源区可能位于盆地附近,而非远距离搬运。
论文还讨论了重矿物特征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例如,高含量的锆石和金红石可能表明沉积物来源于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岩石,而电气石的存在则可能与火山喷发活动有关。这些信息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万宝组的沉积过程及其所处的构造背景。
通过对重矿物的研究,该论文不仅揭示了万宝组的物质来源,还为区域地质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研究成果对于认识东北地区中生代沉积体系的形成机制、古地理格局以及成矿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总之,《东北地区龙江盆地中侏罗统万宝组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分析》是一篇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论文。它通过系统分析重矿物的组成和分布,为地质学家提供了关于沉积物来源和沉积环境的重要线索,也为后续的矿产资源勘探和地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