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DMBAC)共聚物合成及其絮凝性能研究》是一篇关于新型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主要探讨了由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DMBAC)两种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的共聚物,并对其在水处理中的絮凝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
丙烯酰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吸附和桥联作用,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而DMBAC则是一种阳离子型单体,含有季铵盐结构,能够提供较强的电荷中和能力,增强絮凝效果。将这两种单体进行共聚,可以结合两者的优势,形成一种兼具吸附能力和电荷中和能力的新型絮凝剂。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首先通过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AM/DMBAC共聚物。他们对聚合条件进行了优化,包括单体配比、引发剂种类和浓度、聚合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参数。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如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验证了共聚物的成功合成,并获得了其分子量分布和化学结构信息。
为了评估AM/DMBAC共聚物的絮凝性能,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包括模拟废水的絮凝试验、沉降速度测定以及浊度去除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在适当的投加量下,能够显著提高水中悬浮颗粒的沉降速率,降低水体的浊度,表现出优于传统絮凝剂的性能。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AM/DMBAC共聚物在不同pH值和离子强度条件下的絮凝效果。结果显示,该共聚物在较宽的pH范围内均能保持较好的絮凝活性,且在高离子强度环境下仍具有稳定的絮凝性能,这表明其在实际水处理应用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研究还进一步分析了AM/DMBAC共聚物的絮凝机理。通过电位滴定和Zeta电位测量,发现该共聚物能够通过静电吸引和吸附架桥作用与水中的胶体颗粒相互作用,从而促进絮体的形成和沉降。同时,由于DMBAC的引入,使得共聚物带有正电荷,能够更有效地中和带负电的胶体颗粒,提高絮凝效率。
论文最后总结了AM/DMBAC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潜力。研究表明,该共聚物不仅具有优异的絮凝性能,而且在环境友好性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它来源于可再生资源,且在使用后易于降解,减少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综上所述,《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DMBAC)共聚物合成及其絮凝性能研究》是一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论文。它为开发高效、环保的新型絮凝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对推动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