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不同耦合模式下膜生物反应器和活性碳吸附联用去除城市污水中微污染物质的性能比较》是一篇研究污水处理技术的论文,主要探讨了膜生物反应器(MBR)与活性炭吸附联用系统在不同耦合模式下对城市污水中微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该论文旨在通过实验分析,评估不同组合方式下的处理效率,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论文首先介绍了城市污水中微污染物质的来源及其危害。微污染物质主要包括有机污染物、药物残留、内分泌干扰物等,这些物质虽然浓度较低,但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威胁。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去除这些污染物,因此需要引入更高效的处理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生物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其优势在于能够实现污泥浓度的提高、出水水质的改善以及占地面积的减少。然而,单独使用MBR对于某些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有限,尤其是在处理含有大量微污染物质的城市污水时。
活性炭吸附作为一种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将其与MBR结合,可以形成一种协同作用的处理系统,从而提高整体的处理效率。
论文中设计了多种耦合模式,包括MBR与活性炭吸附的串联模式、并联模式以及混合模式。每种模式都进行了详细的实验测试,以评估其对不同种类微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耦合模式在去除效率、运行稳定性以及经济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在串联模式中,MBR作为前置处理单元,先进行生物降解,然后活性炭吸附作为后处理单元,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这种模式在去除有机污染物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同时降低了活性炭的负荷,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并联模式则是将MBR与活性炭吸附系统并行运行,各自独立处理污水。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系统灵活性高,可以根据进水水质的变化调整运行参数。但缺点是设备投资较大,运行成本较高。
混合模式则是在MBR系统中直接加入活性炭颗粒,形成一种复合型处理系统。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和MBR的生物降解能力,实现对微污染物质的高效去除。然而,活性炭的投加量和运行条件需要精确控制,否则可能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
论文还对不同耦合模式下的运行成本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串联模式在运行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混合模式虽然处理效率较高,但维护和管理要求较为复杂。
此外,论文还讨论了不同微污染物质的去除机理。例如,对于芳香族化合物,活性炭吸附效果较好;而对于一些极性较强的有机物,则需要依赖MBR的生物降解作用。因此,在选择耦合模式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污染物类型进行优化设计。
综上所述,《不同耦合模式下膜生物反应器和活性碳吸附联用去除城市污水中微污染物质的性能比较》是一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研究论文。它不仅提供了多种耦合模式的实验数据,还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污染物的协同去除机制,以及如何优化系统配置以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