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他人”对职前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影响--以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信息技术教学法》课为例》是一篇探讨职前教师在教学技能训练过程中,如何受到“他人”影响的学术论文。该论文基于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开设的《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通过分析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合作以及观察其他人的教学行为,研究了“他人”因素对职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作用。
论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教师教育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职前教师培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缺乏实践机会、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一个核心观点:职前教师的教学技能不仅来源于自身的学习和反思,还受到周围“他人”的深刻影响。这里的“他人”包括教师、同学、实习导师以及未来的学生等。
在研究方法上,论文采用了混合研究方法,结合了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中学生的教学实践进行跟踪记录,作者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分析了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借鉴、模仿或批判性地吸收他人的教学经验。
论文重点分析了“他人”在教学技能训练中的三种主要作用方式:一是作为榜样,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或其他同学的教学行为,学习有效的教学策略;二是作为反馈来源,学生在小组合作或同伴互评中获得来自他人的建议和评价,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三是作为共同学习者,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成长,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他人”在职前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教学法这样的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多种教学工具和方法,而这些技能的学习往往依赖于观察他人、模仿他人并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此外,论文还发现,当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互动时,他们的教学反思能力和自我效能感也会显著提高。
论文进一步指出,传统的职前教师培训模式过于强调个体学习,忽视了群体互动的重要性。因此,作者建议在未来的教师教育中,应更加重视“他人”因素的作用,构建更加开放、互动和合作的学习环境。例如,可以通过建立同伴互助机制、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开展小组合作项目等方式,促进职前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他人”影响的潜在风险。例如,如果学生过度依赖他人的做法,可能会导致创新意识的缺失;或者在模仿过程中出现错误,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作者强调,在鼓励学生向他人学习的同时,也应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总体而言,《“他人”对职前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影响--以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信息技术教学法》课为例》这篇论文为理解职前教师的成长路径提供了新的视角。它不仅揭示了“他人”在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重要性,也为教师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实践指导。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升职前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