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VOCs污染防治及管控形势》是一篇关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学术论文。该论文系统地分析了当前我国VOCs污染的来源、排放特征以及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现有的污染防治技术与政策体系,并提出了未来加强VOCs管控的建议。
VOCs是指在常温下容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这些物质不仅会加剧臭氧污染和细颗粒物(PM2.5)的形成,还可能对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因此,控制VOCs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论文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源、生活源和交通源的VOCs排放量持续增加,尤其是在化工、涂装、印刷、包装等行业中,VOCs排放问题尤为突出。此外,由于VOCs具有较强的扩散性和迁移性,其污染范围往往超出单一城市或区域,形成了跨区域的大气污染问题。
在污染防治方面,论文总结了目前常用的控制技术,包括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等措施。源头控制主要通过使用低VOCs含量的原料和产品来减少排放;过程控制则强调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密闭化、自动化等手段降低污染物逸散;末端治理则包括吸附、催化燃烧、生物处理等技术,以有效去除废气中的VOCs。
除了技术手段,政策法规也是推动VOCs污染防治的重要保障。论文提到,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如《“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VOCs治理的重点行业和目标。同时,各地政府也逐步完善了地方性法规,加强了对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
然而,论文也指出了当前VOCs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存在偷排、漏排现象;一些地区缺乏统一的监测标准和数据共享机制,导致治理效果难以评估;此外,VOCs治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仍面临成本高、技术复杂等问题,制约了整体治理进程。
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多项改进建议。首先,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和设备,同时对违规排放行为进行严格处罚。其次,要加强VOCs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动态监管。再次,应加强科研投入,推动VOCs治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治理效率。
最后,论文强调,VOCs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有效的技术和严格的监管,才能实现VOCs排放的有效控制,为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