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Size-distribution based assessment on human inhalation and dermal exposure to airborne parent oxygenated and chlorinated PAHs in three scale-gradient cities from China during a regional heavy haze episode》是一篇关于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暴露评估的科学研究论文。该研究聚焦于多环芳烃(PAHs)及其衍生物,包括母体PAHs、氧代PAHs和氯代PAHs,在中国三个不同规模城市中的粒径分布特征,并评估了人类通过吸入和皮肤接触途径所受到的暴露水平。
这篇论文的研究背景源于近年来中国多个地区频繁出现的严重雾霾天气,尤其是在冬季供暖季节,空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PAHs作为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和燃煤等。这些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此外,氧代和氯代PAHs是PAHs在大气中发生光化学反应或与氯气相互作用后的产物,其毒性可能更高,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研究团队选取了中国三个不同规模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和小型城市,以分析不同城市规模对污染物分布的影响。通过对这三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长期监测,研究人员收集了在一次区域性重霾事件期间的大气颗粒物样本。这些样本被按照粒径大小进行分类,以便研究不同粒径范围内的PAHs浓度分布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粒径分布对PAHs的浓度有显著影响。较小的颗粒(如PM2.5)更容易吸附PAHs,因此在这些颗粒物中检测到较高浓度的PAHs。同时,氧代和氯代PAHs在细颗粒物中的比例也相对较高,这表明它们更倾向于与细小颗粒结合,从而增加人体吸入的风险。此外,不同城市之间的PAHs浓度存在明显差异,大型城市的污染程度通常高于中型和小型城市,这可能与城市人口密度、工业活动和交通流量等因素有关。
在评估人体暴露方面,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基于粒径分布的方法,计算了不同粒径颗粒物对人类呼吸系统和皮肤的暴露量。结果表明,吸入暴露是主要的暴露途径,尤其是对于细颗粒物而言。然而,皮肤接触也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暴露方式,特别是在高污染条件下,空气中PAHs沉积在皮肤表面后可能被吸收进入体内。
研究还发现,氧代和氯代PAHs的暴露风险比母体PAHs更高,这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更为稳定,且在环境中持久性更强。此外,不同城市居民的暴露水平也存在差异,大型城市的居民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这提示应针对不同规模的城市采取不同的污染防控措施。
该论文的研究成果为理解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也为制定更有效的环境管理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PAHs的来源、转化机制以及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以帮助政府和公众更好地应对空气污染问题。
总之,《Size-distribution based assessment on human inhalation and dermal exposure to airborne parent oxygenated and chlorinated PAHs in three scale-gradient cities from China during a regional heavy haze episode》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和科学价值的研究,不仅揭示了PAHs在空气中的分布规律,还为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公众健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封面预览